關於我們

人工智慧(AI)目前是股市的主要主題
美股個股分析, 美股超市
5 February, 2024
人工智慧(AI)目前是股市的主要主題

人工智慧(AI)目前是股市的主要主題。這項技術無法在沒有先進的半導體的支持下實現,這就是為什麼 Nvidia 股票在2023年飆升了239%,成為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佳的股票。   Nvidia的行業領先的數據中心芯片仍然供不應求,但2024年可能是其他多家半導體公司從AI革命中受益的一年。數據中心對於AI的發展仍然至關重要,但技術正在迅速發展到邊緣設備,如計算機和智能手機,從而創造出全新的機遇。   以下是投資者可能希望在今年購買超微半導體(NASDAQ:AMD)和美光(NASDAQ:MU)股票的原因。   超微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年 AMD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芯片公司之一。其硬件廣泛應用於一些最受歡迎的消費電子產品,包括微軟Xbox和索尼PlayStation 5,而AMD芯片驅動特斯拉電動車的娛樂系統。 AMD還有一個數據中心部門,向雲服務提供商銷售芯片,但去年,它宣布推出了新的MI300系列,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。其MI300X是一個獨立的圖形處理單元(GPU),旨在與Nvidia的領先H100競爭。相比之下,其MI300A將GPU和中央處理單元(CPU)硬件結合在一起,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個用於數據中心的加速處理單元(APU)。   MI300A已經運送到勞倫斯利佛摩爾國家實驗室,將為即將推出的El Capitan超級計算機提供動力,預計將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之一。AMD將在2024年更廣泛地開始運送MI300系列,公司表示該系列可能為該年產生20億美元的收入-這將是AMD歷史上最快達到10億美元收入的產品。   但AMD還專注於邊緣計算。其新的Ryzen 7000系列芯片將AI引入個人計算機。大多數AI應用程序在數據中心(在雲中)中處理,但芯片設計的進步將使計算機的性能足夠強大,足以處理設備內的AI工作負載。用戶將不再需要刻意訪問AI,它將很快在所有個人計算方面自動嵌入。   Ryzen AI芯片已經驅動了50種筆記型電腦設計,並且由於與微軟的合作,更多設計即將推出,該合作將使Windows操作系統在未來更加友好於AI。   AMD將在2月份報告其2023年全年業績。由於其以消費者為重點的客戶部門業績疲軟,公司預計收入將同比下降4%,達到226億美元。但在最近的一季度,由於計算機和設備的銷售疲軟,經濟環境困難,這一趨勢已經扭轉,這對2024年是一個好兆頭。   AMD新的熱門AI硬件系列應該推動公司在今年實現收入增長,成為其歷史上最佳年度業績之一。   美光正在迎接AI的廣泛轉變 美光是像AMD一樣的芯片製造商,但它生產非常不同的硬件。美光是全球領先的內存(DRAM)和存儲(NAND)芯片製造商,這些芯片雖然不如AMD和Nvidia銷售的GPU那麼引人注目,但對邊緣設備和數據中心同樣重要。 在2023年中期,美光推出了一款名為HBM3E的新型高頻寬內存芯片,專為數據中心設計。 Nvidia選擇這款芯片來驅動其全新的H200 GPU,以擴大其在競爭中的優勢。對於多模式生成式AI模型-能夠創建文本、圖像、視頻和計算機代碼的模型- HBM3E可以通過每天處理50%以上的查詢來減少訓練時間,因為它能夠處理比競爭硬件多出50%的查詢。   HBM3E還消耗30%更少的電力,因此它不僅速度更快,而且對於數據中心運營商而言也更加便宜。   但美光正在為AI無所不在的世界做準備。該公司表示,啟用AI的工業計算機,例如,需要比其標準對應品多3到5倍的內存。因此,它們需要更先進的DRAM芯片,這些芯片售價更高,為美光等供應商帶來更多收入。   美光的2023財年(截至8月31日)收入下降了50%。與AMD一樣,由於個人計算等消費者部門業績疲軟,這導致庫存積壓和價格暴跌。但2024財年第一季度(截至11月30日)情況有所不同。美光的收入同比增長16%,其中計算機和網絡部門的同比增長達45%。後者的結果主要是由於與AI相關的數據中心芯片需求。   美光預計2023財年疲軟的消費者部門將在今年反彈,華爾街的初步估算表明,該公司在2024財年的總收入將驚人增長45%。此外,街道認為美光的收入在2025財年將再增長41%,達到320億美元的歷史最高水平。   AI是一個長期的機遇,可能在未來對芯片產生巨大需求。由於美光股票交易價格低於歷史最高水平的15%,現在可能是投資者購買的時機。 🔎更多「人工智慧(AI)目前是股市的主要主題」投資分析可到 美股超市 解鎖查看🔓   👉 點擊立即註冊美股超市 👈 即可免費獲得每月 5 檔標的分析! #SQ1Equities美股超市 #看美股找美股超市 #股市小白也能輕鬆投資

Share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313 0 No Comment
全球遊戲產業爆發性成長,精選6檔 美國 遊戲 概念股 !
美股每日報報, 美股超市
10 January, 2024
全球遊戲產業爆發性成長,精選6檔 美國 遊戲 概念股 !

  在21世紀初,遊戲產業正在經歷一個翻天覆地的變革。從一個獨立的開發商和發行商世界,逐步發展成今天的全球化、巨型企業主導的行業。 ​ 回顧2022年,全球約有40%的人是遊戲玩家,而超過9億人觀看其他人的遊戲,整個遊戲產業的全球規模約為2,400億美元,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,相當於電影產業和音樂產業總和的兩倍。而且,這個規模還在以每年超過10%的速度持續增長。 ​ 微軟不久前與 動視暴雪 (ATVI) 的687億美元世紀收購案,再次將遊戲產業推向了風口浪尖,這不僅僅是關於金錢的問題,而是關於未來的發展。全球市值最高的10個科技公司中,有7個與遊戲產業密切相關。而且,近年來這些巨頭還在加速布局遊戲領域。   遊戲產業縱向整合:開發商與發行商的融合 在早期,遊戲開發、發行和平台運營是相對獨立的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由於開發成本的增加和周期的延長,開發商們開始難以獨立生存。與此同時,大型發行商和平台憑借其接近用戶的資本優勢,開始逐步吞並開發商。這種縱向整合的趨勢使得行業從分散走向集中。 ​ 丹麥因此崛起了傳統遊戲機的三巨頭:Sony、任天堂和微軟。其中,Sony在PS遊戲機上的成功尤為引人注目。他們圍繞PS構建了一個強大的生態系統,並通過獨占協議和其他策略鞏固了其在遊戲圈的領先地位。   訂閱服務的崛起:增強用戶黏性與收益模式 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和內容的豐富,Sony推出了PlayStation Plus訂閱服務,為玩家提供了數百個遊戲的無限訪問權限。這種訂閱模式為已經擁有強大生態系統的Sony構建了一條更寬的護城河,進一步增加了用戶的黏性。 ​ 如今,全球各大遊戲平台如微軟(MSFT)、任天堂、蘋果(AAPL)、Google(GOOGL)、輝達(NVDA)等都推出了自己的訂閱服務。這種模式已成為當前許多遊戲平台的主戰場,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消費方式。   手遊市場爆炸性成長 然而,儘管傳統遊戲機仍然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,但行動裝置已成為遊戲產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。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,手遊市場呈現出爆炸性的增長趨勢。 ​ 根據荷蘭市場調查機構Newzoo公布的「2023年全球遊戲市場預估報告」統計數據,其中「行動裝置」的收入占比高達49%,PC和家機平台則分別為21%和29%。全球各地區的遊戲市場在2023年皆為成長,其中美國和中國的消費力尤其驚人,兩國玩家的消費金額便占了全球的49%;而中東和非洲市場雖然僅為全球遊戲市場收入的4%,但增長卻是最多的4.7%。   美國遊戲產業概念股有哪些?     微軟 (MSFT) : 微軟在2023年收購歐美最大的遊戲業者動視暴雪 (ATVI) 後成為全球僅次於騰訊及Sony的第三大遊戲業者,曾發行的知名遊戲包括《魔獸世界》(World of Warcraft)、《星海爭霸》(StarCraft)、《暗黑破壞神》(Diablo)與《Candy Crush Saga》等。另外,Xbox遊戲機、Windows操作系統等使其在遊戲行業有所參與。 ​ 美商藝電(EA): 美商藝電是美國一家跨國性的互動娛樂軟體製作與發行公司,成立於1982年,公司以開發、發行和經營遊戲為主,是全球最大的遊戲出版商之一。EA擁有眾多知名遊戲系列,包括《FIFA》、《Madden NFL》、《The Sims》和《Battlefield》。公司致力於提供全球玩家豐富的遊戲體驗,同時強調線上服務和多平台支援。 ​ Take-Two Interactive(TTWO): TTWO是一家總部位於紐約市的全球互動娛樂軟體公司,成立於1993年,知名遊戲包括《俠盜獵車手》(Grand Theft Auto,簡稱GTA)和《荒野大镖客》(Red Dead Redemption)等。Take-Two的子公司Rockstar Games和2K Games負責製作各種遊戲,從而在遊戲界擁有卓越聲譽。 ​ […]

Share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1,562 5 No Comment
美光2023年度營運亮眼,受惠於AI熱潮帶動記憶體需求成長
美股個股分析, 美股超市
2 January, 2024
美光2023年度營運亮眼,受惠於AI熱潮帶動記憶體需求成長

  美光科技公司(Micron Technology, Inc., 美股代號:MU US)於2023年9月至11月(財年第一季度FY1Q24)的財報顯示出色的營運成績。該季度的每股盈餘(EPS)為-0.95美元,略優於先前預測的-1.0美元。這一成績得益於毛利率的表現,達到0.8%,超出市場共識的預期-0.5%。 財年第二季度(FY2Q24)展望同樣令人鼓舞。在 DRAM 業務的推動下,公司預計季度營收將增長14.3%,毛利率中值預計季增12.2個百分點。對於EPS,公司的財測中值為-0.28美元,遠高於市場共識的-0.56美元。公司管理層認為,這一獲利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價格上漲和成本改善。 ​ 美光(MU)做什麼? 美光科技(MU)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導體公司,主要專注於製造和銷售各種記憶體和儲存解決方案。以下是美光的主要業務領域: 記憶體產品: 美光是全球最大的 DRAM(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)製造商之一。DRAM 是一種用於電腦和其他數位設備的主記憶體,能夠提供快速的讀寫速度。此外,美光還生產 3D NAND 快閃記憶體,用於製造固態硬碟(SSD)等儲存裝置。 儲存解決方案: 美光提供各種儲存解決方案,包括 SSD 和其他閃存產品。這些產品應用於個人電腦、伺服器、數位攝像機、智能手機等設備,以提供更快速、可靠的數據存儲和檢索。 技術創新: 美光在半導體技術方面持續進行研發和創新,投資於新一代記憶體技術和製程技術,以提升性能、節能和容量。 ​ 旗下兩大產品:DRAM 與 NAND 市場動向 在 DRAM 市場方面,DRAM 產品在 FY1Q24 的營收中佔比達73%,季增24%。其中,出貨量季增低於20%,平均銷售價格(ASP)季增低個位數。預計2024年,DRAM 產業的位元需求增長將接近長期平均年增長率的中十位數百分比。PC 和資料中心的 DDR5 出貨量預計將超過 DDR4。 ​ 在 NAND 市場方面,FY1Q24 的營收中 NAND 產品約佔27%,季增2%。其中,出貨量季減中十位數,ASP 季增近20%。預計 2024 年,NAND 產業的需求增長將低於長期平均年增長率的低二十位數百分比。 ​ 財報預測與 2024 […]

Share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216 3 No Comment
英特爾 AI 新技術亮相:Gaudi 3加速器、Core Ultra晶片及長期戰略展望
美股個股分析, 美股超市
22 December, 2023
英特爾 AI 新技術亮相:Gaudi 3加速器、Core Ultra晶片及長期戰略展望

  在最近的發布會上,英特爾(INTC)首席執行官 Pat Gelsinger 介紹了一系列創新技術和產品,旨在推動人工智慧(AI)的發展。這些公告彰顯了英特爾在 AI 領域的願景和策略,並指出了業界未來的趨勢。 ​ 英特爾對 AI 服務的看法 Gelsinger 強調,使用英特爲 AI 服務提供的晶片將比基於雲端數據中心的服務更具成本效益、速度更快,且能更好地保護隱私。 ​ Gaudi 3 AI 加速器的亮相 英特爾公開了第三代 AI 加速器——Gaudi 3,專門用於深度學習和大型生成式 AI 模型。Gaudi 3具有先進的製造工藝,帶寬是上一代的 1.5倍,BF16 性能提升 4 倍,而網絡運算能力則提升了 2 倍。該產品預計將配備高達 128GB 的 HBM3e 內存,在 AI 學習和訓練方面表現卓越。 ​ Gaudi 3 將與英偉達的 H100 和 AMD 即將推出的 MI300X 競爭。 ​ 英特爾的市場定位與競爭策略 隨著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需求的增加,英特爾計劃通過 Gaudi […]

Share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340 2 No Comment
全球地緣政治動盪助長軍工股熱潮:探析洛克希德馬丁(LMT)的競爭優勢與投資價值
美股個股分析, 美股超市
14 December, 2023
全球地緣政治動盪助長軍工股熱潮:探析洛克希德馬丁(LMT)的競爭優勢與投資價值

  近年來,全球各地爆發的地緣政治衝突,包 括2022 年的俄烏戰爭以及今年 10 月爆發的以巴戰爭,彰顯了全球局勢的緊張。而中美之間的競爭也逐漸升溫,也使台海危機形勢進一步升高。 ​ 今天我們將重點介紹世界軍工龍頭 — 洛克希德馬丁(Lockheed Martin,LMT),該公司是否值得投資,以及需要注意的因素和風險呢? ​ 洛克希德馬丁( LMT)是做什麼的? 洛克希德馬丁的核心業務領域包括航空、電子、信息技術、航天系統和導彈製造,是全球最大的軍工生產廠商,該公司的業務分為四大主要部門: 航空部門(佔營收的 40%):負責設計、製造和維修戰鬥機、軍用運輸機以及無人駕駛飛機。產品包括知名的 F16 戰鬥獵鷹、F22 猛禽、F35 閃電 II 和 C130 運輸機等。 導彈和火力控制部門(佔營收的 18%):提供空中和導彈防禦系統、空對地武器系統以及地面作戰車輛。 戰鬥與任務系統部門(佔營收的 25%):提供軍用系統以及商用直升機。 太空系統部門(佔營收的 17%):設計和建造衛星、戰略和防禦導彈系統以及太空運輸系統。 ​ 該公司的客戶結構為多元化,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部分: 美國政府合作佔營收的 70%。 國際政府佔營收的 28%。 全球商業客戶佔營收的 2%。 ​ 美國軍火商股票有哪些? 除了龍頭洛克希德馬丁之外,美國也有許多家國防和軍事相關的公司,包括: 波音 ( BA ):波音是全球最大的民用和軍用飛機制造商,同時也是美國航空航天局(NASA)最大的承包商之一,業務涵蓋航空、國防、太空等多個領域。該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商用飛機、軍用飛機、太空運輸器、通訊衛星等,是全球最大的民用和軍用飛機製造商之一。   通用動力 ( GD ):通用動力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跨國企業,業務涵蓋能源、航空、醫療科技、金融等多個領域,公司主要的產品包括灣流系列私人飛機、核潛艇、電子設備等等。公司成立於 1952 年,一直到 90 年代,公司的主要產品都是軍工,包括坦克、潛艇、導彈、戰鬥機等等。 […]

Share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317 3 No Comment
2023年科技七巨頭「Magnificent 7」主導美股漲勢,明年還會繼續漲?
美股每日報報, 美股超市
3 December, 2023
2023年科技七巨頭「Magnificent 7」主導美股漲勢,明年還會繼續漲?

  2023 年即將迎來結束,自年初以來標普 500 指數上漲了+18.97%,幾乎快要挽回去年跌 -19.44% 的頹勢,目前標普 500 指數僅比其歷史最高點低 2% 而已,看到這樣的數據,你可能會覺得今年參與投資市場,應該都賺的荷包滿滿,對吧? 但是,先別這麼急著下結論!我們進一步去觀察到美股的各產業表現,會發現到今年貢獻指數表現主要來自兩個產業 – 科技和通信服務。這兩個產業在今年上漲了近 50%,如果沒有它們,市場表現最多也只能算平平。事實上,11 大美股板塊中有 4 個實際上今年是下跌的! 不過這兩個產業的貢獻並不那麼廣泛,今年推動標普 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 100 指數上漲大多來自幾家美國巨頭,也就是眾所皆知的 「Magnificent 7」。   ​ 🎯Magnificent 7 包括微軟(MSFT)、蘋果(AAPL)、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(GOOGL)、亞馬遜(AMZN)、臉書(META)、輝達(NVDA)和特斯拉(TSLA)。這有點像是 FANG 的新版本,但很抱歉 Netflix(NFLX),你被排除在外! 觀察這些股票在 2023 年的投資績效,你就能知道為什麼它們會被稱呼為 「Magnificent 7」,在七家公司中有兩家(輝達、META )今年的漲幅超過 100%,反倒蘋果是當中表現最遜色的,僅僅上漲了 47%。其中,這七家公司的市值合計達 11.5 兆美元,並佔據標普 500 成分股權重達到 29% 新高,貢獻超過 71% 的漲幅。 除此之外,Magnificent 7 也是避險基金的最愛,高盛分析了這季 13F […]

Share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831 3 No Comment
《13F報告揭秘》巴菲特Q3狂賣股,現金水位創高,僅買4檔媒體娛樂股!
美股每日報報, 美股超市
17 November, 2023
《13F報告揭秘》巴菲特Q3狂賣股,現金水位創高,僅買4檔媒體娛樂股!

  巴菲特的「神秘持倉」,隱藏至少一檔持股 「股神」巴菲特所掌管的波克夏海瑟威(BRK.B)在本週 11/14 提交自己的 13F 報告。值得注意的是,波克夏清空通用汽車(GM)的持股,同時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對其一筆或多筆持倉進行保密處理,並且未在 13F 報告中透露這些持倉內容。 根據文件顯示,這些神祕的持倉很有可能是「金融股」,波克夏在最近提交的 10-Q 報告中顯示,Q3 度增持了價值 12 億美元的金融股,但在 13F 文件中並未揭露增持金融股的情況。 這種保密持倉的情況在巴菲特的投資策略中並不罕見,過往波克夏進行重大投資時,偶爾會提出這樣的要求。例如,在 2020 年底時,波克夏增持雪佛龍(CVX)和 Verizon(VZ)就曾發生同樣的狀況。 不過,巴菲特提出保密的持倉只占波克夏約 3500 億美元股票投資組合的一小部分,其價值可能約 10 億美元左右。   ​ 清倉通用、嬌生、寶僑等標的,現金水位創歷史新高 截至 Q3,波克夏持有規模約 3,190 億美元的股票、220 億美元的債券和 1,570 億美元的現金,現金水位創歷史新高。這家投資巨擘在 Q3 仍為股票淨賣家,共計拋出股票價值接近 70 億美元,僅花 17 億美元買股。總計今年前九個月,波克夏淨售 230 億美元股票,反觀去年同時間淨買股 490 億美元。 在 Q3 的持倉調整中,波克夏持股規模下降 10%,新進 4 檔標的、清倉 7 檔標的、減持 7 […]

Share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409 1 No Comment
科技大廠競相發力生成式 AI,網通晶片大廠邁威爾會是下一個輝達?
美股個股分析, 美股超市
10 November, 2023
科技大廠競相發力生成式 AI,網通晶片大廠邁威爾會是下一個輝達?

  AI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,各大科技公司積極推進專屬 AI 晶片的研發,進一步助長了客製化晶片(ASIC)的需求,根據摩根大通分析師 Harlan Sur 先前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,未來高階 ASIC 市場規模將以每年 20%速度成長,以博通(AVGO)和邁威爾科技(MRVL)受惠程度最大,我想博通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,但邁威爾科技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呢? ​ 邁威爾科技(MRVL)是做什麼的? 邁威爾(Marvell,美滿電子科技,股票代碼 MRVL)成立於 1995 年,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的 IC 設計公司。他們的技術應用於各種領域,包括數據中心、企業網絡、通信、汽車和消費者電子等。 在2021年,邁威爾積極進行併購,收購了提供高速資料傳輸晶片的 Inphi 以及雲端、邊緣運算交換器晶片設計公司 Innovium,這些舉措表明公司的戰略焦點轉向了資料中心和雲端領域,以擴大市場份額並保持技術領先地位。 邁威爾的策略目標是在不同領域中持續創新,以滿足快速變化的科技需求,他們力求在網通、存儲和車用等多個行業中保持競爭力,並為客戶提供先進的半導體解決方案。 ​ 營收組成以資料中心貢獻最大 我們從上季的營收表現來看,邁威爾科技(MRVL)營收組成主要以下五大板塊: 資料中心部門佔比最高,達到 34.3%。該板塊主要涵蓋雲端和本地(On-premise)的 AI 系統、網路卡、NAS、存儲系統以及資料中心互連服務(DCI)等相關晶片設計。 電信基礎建設佔比約 20.5%,主要產品包括路由器、RAN 系統(基地台)、數據機等。 企業網路板塊佔比約 24.4%,主要提供服務於學校和中小型企業的路由器、交換器、以及其他網路相關服務。 消費端的重要性略有下降,佔比為 12.5%。該板塊產品涉及網通晶片以及家用存儲硬碟相關晶片和零組件。 車用板塊佔比最小,僅為 5.8%。邁威爾在此領域提供高速連網能力的網通晶片,以支援車輛先進駕駛輔助系統(ADAS)的運作。   邁威爾科技(MRVL)台美概念股 邁威爾(MRVL)屬於 IC 設計公司,IC 產業的分工詳細且製程複雜,其中又分為上(IC設計)、中(IC 製造)、下游(IC 封測)三大區塊,各區塊負責的領域及相關的概念股公司如下: 上游:負責 IC 晶圓設計與晶片產品販售,世界大廠有高通(QCOM)、博通(AVGO)、AMD(AMD)、輝達(NVDA);台灣則有聯發科(2454)、瑞昱(2379)、聯詠(3034)、聯陽(3014)等公司。 中游:負責接收上游設計圖,依照設計圖製造晶圓,晶圓類型又區分為以下三種: 矽晶圓:為目前半導體製造主流,佔了 90% 的產量。此類公司注重產品良率,台灣代表公司台積電(TSM)、聯電(2303)。 […]

Share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6,295 1 No Comment
iPhone、服務創新高!但蘋果連續四季營收下滑,下季財測展望不佳
美股個股分析, 美股超市
4 November, 2023
iPhone、服務創新高!但蘋果連續四季營收下滑,下季財測展望不佳

  備受市場關注的蘋果(AAPL)在 FY2023Q4 實現了高於預期的營收與獲利,但值得注意的是,這是自 2001 年以來首次連續四季營收下滑。儘管 iPhone 收入在第四財季達到了歷史高峰,服務收入也創下新高,但除了 iPhone 外的硬體業務均較去年同期下滑,其中 Mac 收入年減 34%,明顯受到中國市場疲弱影響。 ​ 蘋果表示,預期本季 FY2024Q1 營收將「保持穩定」,這意味著蘋果可能無法在至關重要的年底購物季重返成長,CFO 表示,雖然 iPhone 本季營收可望保持成長,但 iPad 和可穿戴裝置本季營收將大幅下滑。   ​ 上季營收連四降,但 EPS 實現兩位數增長 蘋果(AAPL)在 FY2023Q4 實現總營收為 895 億美元,稍微優於市場預期的 893 億美元,季增 9.4%、年減 0.7%,這也是自 2001 年以來首次連續四季營收下滑。 不過,經歷先前連續兩季獲利下滑後,蘋果 EPS 達到了 1.46 美元,超過了預期的 1.39 美元,年增 13%;淨利潤為 229.6 億美元,優於預期的 218 億美元;毛利率達到了 45.2%,高於預期的 44.5% 以及上季的 44.5%。 此外,在 […]

Share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164 3 No Comment
ASML Q3 財報分析:毛利率51.9%優於預期,估今年業務有望強勁增長
美股個股分析, 美股超市
23 October, 2023
ASML Q3 財報分析:毛利率51.9%優於預期,估今年業務有望強勁增長

  全球半導體微影設備龍頭荷商 艾司摩爾 ( ASML ) 於 10/18 宣布其 Q3 財報,即 FY 3Q23(2023年7月至9月)的業績,艾司摩爾供應台積電(TSM)、三星、英特爾(INTC)等半導體巨擘關鍵生產機台,更是先進製程必備的極紫外光(EUV)設備全球獨家製造商。 艾司摩爾 ( ASML ) 對營運展望看法,是市場瞭解其大咖客戶們營運的關鍵指標。以下是對本季財報的專業分析: ​ 總營收: 第三季度總營收為 67 億歐元,較上一季度下滑3%。然而,相對去年同期,營收增長了15%。這表明公司仍然保持了年度增長趨勢,但在季度內稍有波動。 毛利率: 第三季度毛利率達到 51.9%,較上一季度提高 0.6 個百分點,較去年同期提高 0.1 個百分點。這意味著公司在成本管理方面表現良好,超出了預期。主要原因是浸潤式 DUV 設備銷售增加以及一次性成本效益。 每股盈餘: 每股盈餘為 4.81 歐元,略低於市場預期約 1.4%。雖然營收增長,但低於預期的每股盈餘可能是由於較高的成本或其他因素引起的。 在手訂單: 公司目前擁有超過 350 億歐元的在手訂單,較上季度略有下降。這可能反映了一些客戶變得謹慎保守,延緩了新訂單的簽署。然而,新增訂單中的一部分仍與極紫外光(EUV)技術有關。   展望至FY 4Q23: 管理層預估營收將在 67 億至 71 億歐元之間,較上一季度大致持平至增長6%。毛利率預估為50%。這預估可能較市場預期低,可能反映了市場的一些不確定性或預期的調整。   中國市場: 中國市場持續增長,對 ArF 機台的需求提升,帶動營收增長。這可能受到中國對新能源和基礎建設領域的投資的推動。公司看好中國市場的持續增長,尤其是在成熟製程方面。   […]

Share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181 3 No Comment
百事可樂財報超乎預期,調升全年業績指引,無視通膨、減肥藥逆風!
美股個股分析, 美股超市
14 October, 2023
百事可樂財報超乎預期,調升全年業績指引,無視通膨、減肥藥逆風!

  身為股息貴族一員的百事可樂 (PEP)周二(10 /11)已公佈了 Q3 財報,營收年增 6.7% 至 234.5 億美元,超出市場預期的 233.9 億美元;調整後 ESP 為 2.25 美元,高於預期的 2.15 美元,並調升全年獲利預期。   ​ 百事可樂 (PEP)是做什麼的? 百事公司成立於1898年。為一家提供便利包裝食品,零食與飲料的企業,其製造,行銷,販售於全球超過200餘國家。其下知名品牌包含,百事 可樂 碳酸飲料 ,Lay’s 洋芋片,Gatorade運動飲料,桂格燕麥片,利頓紅茶,純品康納果汁…等。 ​ 通膨無損百事可樂獲利能力,Q3 銷售額年增 8.8% 百事可樂 Q3 銷售額年增 8.8%,超出市場普遍預期的 8.3%,其中歐洲(+13%)、非洲/中東和南亞(+17%)地區的銷售強勁增長推動了銷售額的成長。不過,百事可樂為了對抗通膨在上季再度,因此導致銷量下滑,飲料業務的銷量持平,而零食業務的銷量下降了 1.5%。 ​ 總結來看,百事可樂的平均價格上漲 11%,而銷量下滑 2.5%。相比之下,2023 年 Q1 的平均價格漲幅爲 16%。 ​ 儘管疫情與俄烏戰爭導致的供應鏈障礙與通膨,可能會削弱消費者需求,但百事可樂 (PEP)和其競爭對手可口可樂(KO)基本上沒有受到價格上漲的影響,因為它們幾乎佔據全球碳酸飲料市場的主要地位。   北美飲料部門的營收年增 8%,超出市場預期 在主市場北美地區,飲料業務銷量下滑了 6%,但銷售額年增 6%,顯示出百事可樂強大的定價能力。其中一些亮點包括佳得樂(Gatorade)的收入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,百事北美飲料部門的營收年增 8% […]

Share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158 0 No Comment
禮來憑什麼成為全球市值最大藥廠?美股前五大藥廠股排名介紹​
美股個股分析, 美股超市
5 October, 2023
禮來憑什麼成為全球市值最大藥廠?美股前五大藥廠股排名介紹​

  根據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行網 CompaniesMarketCap 資料顯示,禮來(LLY)在美國的市值為 5109.9 億美元,躍居全球第 10 名,緊跟在特斯拉(TSLA,第 7 名,市值 7985.7 億美元)、Meta(META,第 8 名,市值 7894.9 億美元)、波克夏(BRK.B,第 9 名,市值 7591.4 億美元)之後。 ​如果我們以禮來的股價表現參考,今年以來上漲 47.48%,近五年內股價更是上漲 3.6 倍,在今年 6 月正式超越長期位居藥廠龍頭的嬌生(JNJ)成為全球市值最大藥廠,究竟為什麼這家公司如此成長速度飛快,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~   ​ 禮來 ( LLY ) 是做什麼的? 禮來(LLY)公司簡述 Eli Lilly(禮來藥廠)是一家從事藥品製造的美國藥廠公司。主要專注於發現、開發、製造和銷售各種人類醫藥產品,涵蓋多個領域。 ​ 禮來(LLY)的產品包括 內分泌領域的糖尿病治療產品:如 Baqsimi、Basaglar、Forteo、優泌樂、Humatrope、優泌林、Jardiance、Trajenta 和 Trulicity。 免疫學產品:如 Olumiant 和Taltz,以及神經科學產品,包括本品為、Emgality、Reyvow、Strattera 和再普樂。 腫瘤學產品:包括力比泰、Cyramza、愛必妥和 Verzenio。 其他產品:力士、勃起功能障礙和前列腺增生的治療產品。 禮來公司在美國、波多黎各以及其他 8 個國家設有銷售通路,其產品遍布約 120 個國家。 ​ […]

Share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 
11,183 2 No Comment